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現象:
無論你做事還是不做事,無論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有人議論。
很多人怕人議論,於是謹小慎微,結果一事無成時,反而議論的人更多了。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不如人家的時候,人家瞧不起我們;
當我們強於人家的時候,人家嫉妒我們;
當我們與人家差不多的時候,人家踩著我們。
這種現象是原始競爭意識在人們思想上的不自覺的扭曲。
這種扭曲已經長期束縛了許多原本應該是很優秀的人士的手腳而不能正常得到發揮。
任何人好象都有批評我們的權力,
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我們應該把握好的就是:
哪些是不能聽的,哪些是有益於自己的。
不要在意別人對自己一時的說法,
無論怎樣,都無法適應每一個人。
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層次的表現。
做自己的事,讓人們去說吧!
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對我們做任何不公正的議論和批評,
但可以做一件重要的事:
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讓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的議論和批評的干擾。
人有時候遭到的非議越多,反而證明了進步越快。
當有人說一個人快要“瘋了”的時候,那麼他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正是基於許多的不正常,最後的結果才與眾不同!
與其不做事、不敢做事或做不成事被人瞧不起,
不如努力做成一件事,讓人們嫉妒或羡慕!
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曾經說過:
“每一個商務時代,都製造一大批富翁。
而每一批富翁的製造,都是當人們不明白時,他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當人們不理解時,他理解自己在做什麼。
所以,當人們明白時,他已經成功了;
當人們理解時,他已經富有了。”
市場經濟的實踐證明,同樣做一件事情,
在不同時間去切入,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何抓住成功創業的機會,是任何人、任何教科書教不會的,
只有通過學習和實踐,使自己的素質積累到了那個水準,
才能悟到並善於捕捉真正的好機會。
把握機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成功人做同樣的事情,
這樣,成功人的結果,一定就是我們的結果;
成功人的今天,一定就是我們的明天!
資料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