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赫   「過火」二三事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太子爺生日慶典,除了演戲之外,還會有一項扣人心弦的節目──過火!

 

    早在半個月前,鄉親就要準備過火要燒的木材,一般是龍眼樹或相思樹,鋸成一段段放在空地上。

 

    由於初九當天,廟埕會有祭拜儀式,也會演出布袋戲,因此過火都在初八晚上舉行。

 

    一過中午,鄉親們便把木柴堆疊成井字型,在傍晚五點左右由乩童向太子爺「請火」點燃。這火一燒就一兩個小時,圍觀的鄉親人語哄哄,火星子劈劈啪啪的向天空飛竄,全場是一種溫暖祥和又熱鬧的氣氛。

 

    木頭燒盡,成為一堆火紅的火炭,鄉親兩人一組,抓著大橄向火炭堆搧風,以維持火炭的燃燒狀態。

 

    大約大家都吃過晚飯的七點左右,過火儀式正式開始。

過火儀式-網路資料  

 

    鄉親們有的雙手捧著神尊,有的拿法器,有的就三炷香,然後乩童帶頭,繞著火堆繞行三圈,最後由乩童先在炭堆中踢出火路,後面跟著的便呼嘯從炭堆中疾跑而過,膽子大的還會用腳把火炭踢揚起來,讓人看得膽顫心驚。

 

    這樣連續三趟,過火儀式方算完成。

 

    我從小長得比較高大,因此被父親「鼓勵」上場參加過火,那時應該是小學五年級或六年級。

 

    過火的感覺怎樣?

 

    好久以前的事了,赤腳踩在火炭上的感覺雖然不像有些鄉親誇張的說「涼涼的」,但至少也沒燙出水泡來,主要原因是腳板和火炭接觸的時間很短,所以跑完三趟,只是腳板變成烏黑一片,可說毫髮無傷。這種現象,鄉親們說是太子爺「靈聖」,保護了過火的信徒。

 

    對我來說,那是勇氣的考驗。

 

    太子爺最早供奉在一位叔公(李亮)家,因此過火儀式就在他家院子舉行,他家院子是泥土地,這對參加過火的鄉親是有利的,因為泥土的涼意可減低腳底接觸火炭後的灼熱感。

 

    進興宮興建後,過火儀式移到廟埕舉行,那是水泥地,初秋的南部,氣溫仍高,晚上七點左右的水泥地雖分滾燙,但絕對毫無涼意,因此過火後赤腳踩在水泥地上,少了泥土的冷靜。

 

    雖然如此,我還是每年參加過火儀式,隨著年齡增加,我也從手拿三炷香,「晉升」到手捧神尊。

 

    過火儀式是哪一年停的?

 

    無法考證了,倒是我母親無意間透漏了一個我沒注意到的事──我父親雖然一樣服侍太子爺,卻從未上場過火。

 

    「他只在一邊大呼小叫!」我母親這麼說。

 

    還有,台灣其他地方的廟宇也都有過火儀式,但都會灑鹽降溫。

 

    我在這裡說,我們進興宮當年過火是不來這一套的!

 

…(全文完),敬請期待 第四單元 (地理師身上的太子爺金牌)…

  進興宮聯絡電話  052592532  嘉義縣番路鄉下坑村7鄰下坑51

圖片來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a3/2d.ht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進興宮 的頭像
    進興宮

    進興宮,中壇元帥,嘉義,哪吒庄,文創園地

    進興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